“勤奮不一定效率
要聰明的利用“時間管理”。
在現(xiàn)實生活中,很多人對于時間管理的理解有所誤區(qū),認為通過各種 “時間管理的軟件” 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,而實際中, 單純的增加效率的快慢,只會讓自己變的更忙。
當然你也肯定感嘆過自己為什么時間不夠用,前些天看到一個特別有趣的問題: “工作占據(jù)了自己太多的時間了,沒有精力去學習,鍛煉和提升自己的機會都沒有了,怎么辦”。
但凡工作了幾年的人,多多少少都面臨著以上的問題, 忙了一整天還在忙,所以,你可能真的需要時間管理。
網(wǎng)上對于時間管理的定義各種各樣,在智遠看來,時間管理的目的, 首先是幫自己過的更幸福,提高生活質(zhì)量。
從而讓自己分清生活中哪些事情是 最重要的,把時間花在可以成長,可以利用的地方。
其次“時間管理”,能讓我們更有效的去梳理自己的“業(yè)務”, 自己每天CPU大腦要處理的多項進程,從而給大腦留出緩存的空間,不那么的忙碌。
01
什么是時間管理
在維基百科上是這樣定義的: 時間管理就是利用技巧,技術(shù)和工具,幫助我們完成核心的工作,實現(xiàn)目標。
時間是一種快速移動的資產(chǎn):
上帝是公平的,給予我們每一個人一天24小時的資產(chǎn),但是為什么很多人抱怨時間不夠用, 真的有那么忙嗎? 這是我們應該去反思的問題。
其實我們擁有的時間可完全由自己支配,既然時間是一種資產(chǎn),那么浪費時間必須要承擔風險,規(guī)避風險唯一的途徑,就是 “學習有效的管理自己的時間”。
(圖片來源圖蟲創(chuàng)意)
了解全天時間拆分:
要想學會“時間管理”,首先要弄清楚時間的拆分,智遠結(jié)合自己的實戰(zhàn),我通常會把一天的時間分為3 個方面:
1.工作中的時間
2.外界占用的時間
3.自己占用的時間
工作中占用的時間:
我們每天到達公司,面對自己的上級領(lǐng)導,開會,總結(jié),匯報,日常布置的任務, 每天要完成的核心事件,拜訪的客戶,回訪等日常工作,這些都是屬于工作當中的時間。
外界占用的時間:
早起起床洗臉刷牙,上下班的路程,吃飯,刷短視頻,信息流,回到家中陪家人,孩子,妻子,晚上睡覺等這些時間,智 遠通常稱為外界占用的時間,這些時間是不可避免,而每天必須發(fā)生的。
自己占用的時間:
智遠把這部分時間也稱之為可以支配的時間,比如下班后,周六日雙休,單休的時候, 這部分時間可以不受到領(lǐng)導,乃至公司大范圍的控制,可以利用這些時間去讀書,學習,健身等。
(圖片來源圖蟲創(chuàng)意)
時間管理的重要性:
以前不相信這句話,現(xiàn)在備有感受: “怎么樣過好一天,便如何過好一生”。
“時間本質(zhì)是一種復利思維” , 我自 堅持寫作開始,每天都會讓 自己的 大腦進行輸入,輸出,思考,復盤, 這樣才能 更好的去成長 ,打破不同時段的 認知瓶頸,我認為這就是時間管理的重要性。
其次智遠認為 “時間管理”針對于每個人的階段不同,產(chǎn)生的效應也是不同。
比如對于小學,中學生而言,時間管理是為了培養(yǎng)孩子的 “啟蒙階段正確意識” ,好比參天大樹幼苗時期。
到了大學時間, “時間管理”,較多的投入在于“學習” ,養(yǎng)成良好的作息習慣。
比如這個階段的學生,可能面臨不想上課,玩游戲,談戀愛,社會社團活動,人際交往等, 任何一個問題的出現(xiàn),都可能讓大學生步入彎路。
步入社會之后,成年人需要的“時間管理”, 在于更好的支配自己的時間和精力。
把工作,生活,學習成長,職業(yè)規(guī)劃合理化的進行分配,然后進行量化,從而讓自己的每個階段的目標感更加強烈,激發(fā)奮斗的動力。
02
時間管理STP1- 列工作清單
時間管理的本質(zhì)就是 ”自我掌控 “, 從“精力”和“時間“兩個方面進行掌控。
前者掌控的是大腦,而后者操控的是“時間”,只有先把這兩方面分離,我們才能更好的去規(guī)劃和運用自己的每一天。
我身邊的故事:
以前我在一家公司負責市場品牌部的時候,招聘了一位新媒體運營H先生, 他的工作時間不長,但是每天卻苦惱非常的多。
我發(fā)現(xiàn)他效率不是很高,有一次閑暇的時候我私下找他談心,交流工作,他就給我吐槽:
周一到公司,從早起吃完早餐, 打完卡開始,自己就一直在忙。
為什么感覺事情這么多,本來安排的下午有一個用戶要來公司參觀,計劃上午12點給用戶發(fā)個信息,告訴下行程, 結(jié)果到下午臨近兩個小時,才有空發(fā)過去。
下午了4點了 ,卻發(fā)現(xiàn)今天自媒體文章的推文素材還沒有找完,內(nèi)容創(chuàng)造寫了一半,配圖設(shè)計師沒有做出來。
5點了發(fā)現(xiàn) ,后天過節(jié),你給我要的新媒體社群的“用戶活動方案”大綱,還沒有寫出來, 感覺每天都要加 班,工作好累。
同樣的時間和精力的投入,KPI以及結(jié)果自己還沒有另一位同事的好 ,我該怎么辦?感覺好心累。
(圖片來源圖蟲創(chuàng)意)
聽完了他的問題,相信很多初入職場工作的朋友也有感同身受過,這類問題的核心在于 “時間管理”上 ,時間管理不好, 特征就會出現(xiàn)很多。
比如 無法合理的把我自己的工作進度 , 不擅長分配長期項目和緊急事務的時間 , 工作忙碌或者空閑的時間安排不合理 ,自己獨立推進一個項目的時候手忙腳亂等。
那么如何進行合理化分配,時間管理的呢? 我給他分成了四步驟, 第一個步驟就是“列清單”。
第一步按照上面所說,從自我掌控的部分開始梳理,列下清單, 把自己每天要做的每件事情寫下來,明確相應的目標。
為了 目標的切實可行,我們在 目標設(shè)定的 時候 ,需要遵照 (SMART法則) , 我讓他私下學習這套分析工具 ,然后在根據(jù)自己的經(jīng)驗進行合理的預估要投入的時間。
S-Specific:目標一般要足夠明確的,不能夠模糊
M-Measurable:一個目標必須可以經(jīng)過努力實現(xiàn)的
R-Relevant:目標必須和其他目標具有相關(guān)性的
T-Time-based:目標必須有明確的截止期限
然后,經(jīng)過溝通,我?guī)椭鶫先生梳理了下周某一天要做的事情,大概的清單如下:
1.完成日常自己撰寫品牌推文1篇
2.溝通其他類目頻道文章2條,3條內(nèi)容推送
3.和社群運營溝通一周社群活動
4.和商品部對接一周APP首焦商品排期,提前規(guī)劃內(nèi)容
5.與品牌部門媒介溝通公眾號換量要求
6.當天其他自媒體號內(nèi)容的分發(fā)
7.做好上周公眾號的周報
列清單只是手段,找 出核心要做的事情的排序才是最重要的 ,其次列清單可以避免我們在那些不重要的事情上 消耗自己大量的注意力,耐力和個人精力。
03
時間管理STP2- 做任務排序
在時間管理中,做排序最常用的工具是 “二八效應定律” ,也成為帕累托法則, 核心表達的意思是 工作中80 %的成效是由 20 %重要的事務決定的 ,而 那些毫無效果的瑣事, 占據(jù)了我們80%的時間 。
所以進行優(yōu)先順序的排列,確認事務緊急度和重要度,是保證我們工作效果的關(guān)鍵, 這也是整個時間管理中最重要的部分。
(二八定律)
80%多半來自于瑣碎的事物,20%重要的少數(shù)事物,那么在工作中, 我們怎么判斷少數(shù)的重要事物有哪些呢? 我們其實可以重點思考這幾個方面的問題:
1.這件事情的價值是什么?
2.這件事情是必須完成還是非必須?
3.這件事情是否需要我親自做?
4.這件事情如果不做,是不是就錯過了窗口期?
衡量出事物的重要度和緊急度之后,我們需要 根據(jù)“時間管理”矩陣來進行相關(guān)事務的優(yōu)先級別的排列。
時間管理優(yōu)先矩陣,是一種結(jié)合現(xiàn)代實際行為的 “時間管理理論” ,把時間按照緊迫性和重要性ABCD四個種類, 形成時間管理,緊迫性是指馬上,立刻需要處理,不能拖延。
時間管理矩陣,也叫時間四象法則 ,美國艾森豪爾將軍指出,我們的精力往往被緊急但不重要的事情所占用著,而并未完全或者盡可能的將時間的分配與精力用在重要的事情上。
該法則的核心觀點指出: 留多一點時間給重要的事情。
(時間管理矩陣,四象限法則)
那么對于時間管理矩陣的工作內(nèi)容,我們采取的措施不同,分類的情況也是不同的,分別如下:
1.重要且緊急:
處理的方式也相對簡單直接,就是“立刻去做” 。
通常優(yōu)先級別最高,要立刻馬上去做的,同時,如果放在“重要”的內(nèi)容總是很多的,說明自己在“時間管理”方面出現(xiàn)了很多的問題,需要想法設(shè)法的去減少它。
2.重要但不緊急:
處理的方式通常是“有計劃的去做,平時多做”。
這類工作通常飽和但不是很忙碌,可以集中精力快速處理或者攻下,做好計劃,先緊后松,盡可能在日常,把時間花在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上, 這樣重要和緊急的工作量就會減少。
3.不重要,緊急:
處理的方式通常是“有選擇的去做”
這類工作緊急,但是不是太重要,自己可以選擇去做,也可以授權(quán)別人幫忙去做,比如自己在寫某篇文章的時候,要找一個配圖,當下要用,自己可以請別人幫忙,也可以讓設(shè)計師協(xié)助。
4.不緊急,不重要:
處理的方式通常是:“日常做,少做”
這類工作通常完成周期性比較長,在當下也不緊急,也不重要,日常處理一點點就好了,比如自己用一周寫篇文章, 那么每天碼字一點就夠,可以少做,合理抽出零散的時間去執(zhí)行。
(圖片來源內(nèi)容創(chuàng)意 )
同樣,我按照上面幫H先生列出來的清單, 按照時間的四象限法則和二八定律進行了分類和排序,得出了幾個結(jié)論:
1.重要但緊急
(做好上周公眾號的周報,因為今天晚上要發(fā)給領(lǐng)導,觀察數(shù)據(jù),做合理的新媒體運營規(guī)劃,這件事要第一時間敲定)。
2.重要但不緊急
(完成日常自己撰寫品牌推文1篇,和社群運營溝通一周社群活動,當天其他自媒體號內(nèi)容的分發(fā))。
3.不重要但是緊急
(溝通其他類目頻道文章次條,三條內(nèi)容的推送,和商品部對接一周APP首焦商品排期,提前規(guī)劃內(nèi)容)
4.不重要也不緊急
(與品牌部門媒介同事溝通公眾號換量的要求)
這樣下來,就非常的清晰,哪些應該排在上午需要完成的,哪些是下午可以進行的。
當然不重要和不緊急的,是不是在碎片化的時間, 比如喝咖啡的時候,午餐后下樓一起散步的時候進行溝通。
04
時間管理STP3- 計劃并執(zhí)行
當優(yōu)先級排列后,我們就可以制定相關(guān)的工作計劃了, 要記住,好記性不如一個爛筆頭。
在這一步中,智遠推薦你可以借助一定的輔助工具,使我們的工作計劃可視化, 我經(jīng)常用的是印象筆記 ,也有郵箱日歷,臺 歷都可以,自己如果不喜歡也可以使用筆記本自帶的軟件。
印象筆記當中有很多“時間管理”工具模板,按照不同周期的都有,比如,年,月,日等, 智遠推薦讀者朋友使用這個PDCA工作計劃模板,給大家截圖參考:
(“日”PDCA計劃進度表 )
那么在用這個工具之前,首先需要了解工具的基本作用是干什么的,先說下什么是PDCA的原則:
P-plan(計劃):
包括方案和目標的確定,以及活動規(guī)劃,任務規(guī)劃的制定。
D-Do(執(zhí)行):
根據(jù)自己已經(jīng)知道的信息,設(shè)計出具體的方法論,方案和計劃布局,然后在根據(jù)設(shè)計和布局,進行具體的運作,實現(xiàn)計劃中的內(nèi)容。
C-Check(檢查):
總結(jié)執(zhí)行計劃的結(jié)果,分清哪些是對的,哪些是錯的,明確效果,然后找出問題。
A-Action(處理):
對總結(jié)檢查的結(jié)果進行處理,對成功的經(jīng)驗加以肯定,并給予標準化,對失敗的教訓也要總結(jié),引起重視。對于沒有解決的問題,應提交給下一個PDCA循環(huán)中去解決。
每一件事情,通常我們 會先做計劃(P) ,計劃完了以后 去實施(D)。
實施的過程中 進行檢查(C) ,檢查執(zhí)行結(jié)果是否達到了預期,分析影響的因素,出現(xiàn)問題的原因,并提出解決的措施,然后再把檢查的結(jié)果進行改進, 實施,改善(A)。